
图:岭南大学联同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合办首届“数码时代下的身心健康国际会议及工作坊”。 【港闻报讯】记者郭如佳报道:岭南大学(岭大)心理学系获粤港澳高校联盟的支持,联同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合办首届“数码时代下的身心健康国际会议及工作坊”,分别于昨日假岭大校园,以及今日(22日)移师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举行。有学者在会议中分享,随着AI的兴起,科技压力正成为员工的主要压力源。亦有学者建议,须协助员工适应职场转型,维持心理抗压力。 一连两天的会议云集17位来自内地、香港、美国、荷兰和韩国等国际顶尖学者、AI专家和业界领袖,讨论跨学科议题,涵盖“科技压力如何影响打工一族的工作与生活平衡”,以及“AI如何支援全球临床医疗”等多个主题,进行分享及主题演讲。首日已吸引近160人参与。 岭大学术暨教务副校长及林文赞科学计算讲座教授陈汉夫致欢迎辞时强调,在日益数码化的世界中,社会有必要审视科技浪潮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影响。岭大心理学系系主任、联益应用心理学讲座教授兼和富李宗德咨询及辅导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萧爱铃致开幕辞时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正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和科技枢纽,同时面对着AI带来的社会挑战。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大学的国际知名组织心理学家阿诺德.巴克(Arnold Bakker)认为,心理学在AI的发展和实践中扮演关键角色,既要确保技术以人为本,合乎道德标准和有益身心健康,亦要协助员工适应AI带来的职场转型,同时维持心理抗压力。 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陆昌勤指出,员工由于无法适应“职场科技”的迅速发展,自觉面临更多威胁(又称科技压力)。科技压力正成为当前职场中员工的主要压力源。 岭大心理学系副教授徐杰建议,鉴于自动化和智慧系统日渐融入工作环境,应透过“神经生理计算”来增强人机协作。徐教授表示,“透过利用心电图、眼动追踪和脑电图等技术,我们可以捕捉丰富的生理和行为数据,有助推断用家的状态,例如注意力、工作负荷、意图甚至团队互动状态。这些数据能助智能系统动态调适用家的心理需求,从而减少错误,解决冲突,以提升协作效能。”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