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想不到2025年第一首火起来的歌,是一首人见人打的“弱智歌”。
来自广东的说唱歌手揽佬,操着一口地道的广东普通话,嘴里疯狂念叨俩字:来财。
不管你现在手头在干嘛,听了都得立刻马上给我来财。
全民二创之后,《八方来财》变成了大家最想屏蔽的口水歌。
但也有人说,骂《八方来财》是跟风,听《八方来财》才是生活。
也许你也好奇,一首歌而已,能火到什么程度?
这么说吧,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根本不能相信任何一个bgm。
弹出任意一首歌,第二句都会是一句故作深沉又莫名其妙的“来财,来”。
被视为互联网过街老鼠的《八方来财》,其实是由一位名叫揽佬的广东说唱歌手在2024年发行的歌,当时也只是在小圈子里短暂地火了一下。
2025年的这个春天,这首歌如同死灰复燃,迅速登上网易云音乐热搜榜第一,以极其夸张的速度蔓延整个互联网,变成了抽象年轻人最趁手的武器。
为啥?因为旋律洗脑上头,且歌词恰到好处的具备一种中专生模仿黑社会的喜感。
我们这儿的憋佬仔,脖子上喜欢挂玉牌
香炉供台上摆,长大才开白黄牌
虔诚拜三拜,钱包里面多几百
易的是六合彩,难的是等河牌
来财,来。
去年年底,“来财”DJ版抢滩登陆擦边主播界,只要是有点粉丝的女主播,都扭过一段“来财舞”。
当时的人们还没预料到,这个戴着墨镜的广东男人将要成为笼罩整个音乐圈的阴影。
无论你平时听什么圈子的歌,无论你的播放爱好是流行还是抒情,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首歌逃得过来财病毒的制裁。
掌握混音技术的相关从业人员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巅峰赛,只要你跟得上热点,就可以制作所有歌曲的来财remix版本,然后无差别投放,精准打击每个人。
这波来财病毒先沾上了说唱圈。
Kanye的著名歌曲“Flashing Light”率先惨遭毒手,歌词变成了:flashing,来。连Kanye本人的照片和推特也被P上了“来财,来”,可以称得上是业界最强背书了。
Billie Eilish的bad guy也变成了“I'm a bad guy,来来来”了。Jay Z的那首“Niggas In Paris”也变成了“憋佬仔in Paris”。
至于那些说唱圈的神仙们比如21 savage、Travis Scoot、Kendrick Lamar,几乎所有说唱歌手的经典专辑,都被P上了揽佬那张诡异的脸。说是玩梗,其实更像是粉丝团建。
韩流Kpop也没逃过。
BigBang的“bang bang bang”变成了“来来来”,“I'm a bad boy”变成了“I'm a 憋佬仔”,鸟叔的江南style也变成了“来来来”。
国内R&B歌曲也沦为重灾区。
林俊杰唱着“我们背对背来财”,陶喆的歌也变成了“爱我还是财”,方大同的“爱爱爱”变成“来来来”。
周杰伦和王力宏的专辑封面也被换上了揽佬的迷人微笑。
《八方来财》从一首小众说唱歌曲,变成了流行文化进程中的史诗级抗抑郁金曲,不笑的人该去看医生了。
《两只老虎》都变成了“两只佬仔,两只佬仔,跑得快”。
除此之外,《在那八方来财的地方》《咱们屯里的憋佬仔》《京剧版八方来财》《挪威的憋佬仔》《唱首来财给党听》也陆续发行,一个揽佬掉下来,养活了千百个领域的博主,AI果然永远都替代不了人类的脑洞。
好曲不挑词,来财可以跟世界上的所有艺术形式混搭——记得上一次这么严重的全民疫情还是新冠。
日本漫画的对白,也被换成了“来财,来”,莫名其妙就燃起来了。
《八方来财》这首歌能火成这样,必须得感谢它的恩师“小曹动画”。
这是一位发源于抖音的抽象动画博主,用极简抽象的动画小人,搭配人机ai味极浓的配音,在短短20秒内做出令人困惑又总觉得头皮发痒的古怪视频,不知道是用身体的哪个部位想出来的阴损剧情。
某次小曹动画发布了一则“动画小人夫妻躺在床上重复大喊来财”的视频,变成了“来财运动”最响亮的一次二创,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随便点开一个动画,就是恶魔低吟“来财”。
况且他还有真正权威的背书:在抖音搜索“邪教”,第一个结果是“小曹动画”,第二个才是“中国反邪教”官方。
遗憾的是,由于小曹动画在直播间里带着粉丝喊来财,现在已经被禁止关注了。没亲眼见过邪教的朋友,可以去小曹动画的主页接受洗礼。
由于玩梗玩得太猛烈,《来财》已经彻底变味了,它彻底变成了区分人群智商的工具。
网友对这首歌的一致评价是“像是吃了拼好饭中毒写出来的”“爱听这首歌的人小时候肯定发过高烧”“在揽佬演唱会现场只发现了国潮来袭的饭盒”“没吃过屎的可以来听一下这首歌”。
地图炮虽迟但到。作为《来财》正统发源地的广东代表队这时候有话要说了。
正方代表认为,《来财》是广东说唱之光,第一次让全国人民对广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反方代表只留下了“冚家铲”三个字,能看懂粤语的人应该都笑了。
揽佬的血统也成功挑起了广东省内内战,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目前无一人认领,最后的结论是“他还是自己一人一个省吧”。
说实话,现在看见揽佬那张莫名其妙的笑脸,人已经忍不住有应激反应了。短视频相关搜索的关联词才是最幽默的——
“来财到底是哪个畜生唱的?”
先别急着嘲笑他。
别看在国内这首歌被玩成了臭大粪,实际上,揽佬去年就火遍整个外网。
如果你了解说唱文化,就一定知道有种嘻哈风格叫做“孟菲斯”(Memphis rap)。
孟菲斯说唱是嘻哈音乐的地域性流派,起源于1980年代的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它的特征就是“低成本”“低保真美学”的粗糙制作,使用合成器、半时鼓机程序与低沉的低音制作的旋律极简而上头,采样经常使用灵魂乐、放客或恐怖电影配乐。
揽佬在采访中就多次提到,自己的创作流派属于这种小众的说唱风格。
在说唱原产国美国,已经有不少乐评人听过了揽佬这张被国人骂爆的专辑《八方来财》,并且给出了高度评价——在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竟有高人如此精通美国民间底层的韵律。
揽佬在国外火的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Spotify上,揽佬的每月听众高达43万,已经超过了他的同行马思唯(18万)。
YouTube评论区已经被羡慕嫉妒恨的外国友人攻占了,盛赞《八方来财》是天籁之音,是人类音乐的顶峰之作。虽然他们诚恳地表示自己一个字都听不懂,但只要前奏一出来,没有一个人能停止摇摆。
TikTok上,那句“老天保佑金山银山前路有”被翻译成了“God Bless you with moutains of gold and silver”并且广为传唱。老外热衷于制作AI视频,让小猫张嘴就是“金山银山前路有”,越南的女主播对着这首歌对口型热舞,玩得人声鼎沸的。
好学的外国网友学习了歌词大意后,诚恳发问:anyone know where jinshanyinshan road is?哪位家人知道金山银山路到底在哪啊?
还有外国网友用机翻中文表达对这首歌的热爱:你的音乐让我更接近天堂,爱来自波兰挪威俄罗斯丹麦。
海外IP的留子网友们也现身说法,无论是美国德国还是尼日利亚,身边的老外们听完之后全都嗨疯了。
“亚洲人到底是怎么整出来这么有灵感的活儿的?他们那儿又不能磕药吸毒。”
这首歌甚至被抬到了一个不属于它的高度。
据说美国网友已经开始反思了:美国的说唱歌手只会向我们炫耀自己的大金链子和兰博基尼,但中国的说唱歌手揽佬却在歌里真诚地祝愿我们“变得富有”,歌词深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为什么国内外评价如此割裂?
有一说一,在这波“来财热潮”之前,我也品味过揽佬的几张专辑。从制作和编曲的角度来说,他的风格其实不算低俗,甚至还很有创意。如果旋律不够洗脑,它也不会火到今天这个地步。
先说优点,虽然揽佬的歌被嘲笑低智,但歌曲的采样足够刁钻,总体听下来“很好玩”。
《八方来财》的前奏采样是一首1987年的韩语老歌《????? ????》,比《八方来财》在国外更火的那首《因果》,前奏采样是1986版《西游记》里的天庭专用bgm。
当《大展宏图》的前奏响起了粤剧《帝女花》唱段的时候,就算是在非洲打工的广东小孩,沉睡的DNA也必然一起苏醒了。这种创作手法,在千篇一律没新意的国内说唱圈子里确实比较少见。
并且在他的歌词里,塞满了广东的三大民系文化:广府、潮汕、客家。甚至还有这几年在广东圈子里刚出现的新梗。
“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我送阿叔茶具”,几句歌词端上来就有画面感了:爱做生意的广东人过着富庶的生活,住在别墅里也要唱卡拉OK。不管你是谁,都必须先坐下来喝茶。
“随身带一瓶斧标的活络油”,说的是广东地区家里都有的老牌驱风油。“揽老师噶活络油功效长宾周”,说的是几年前一位广东带货主播翻车后,广东人民纷纷嘲笑玩梗,调侃喝了某款生可乐“宾周”会发光(俗语,男性生殖器)。
“生仔未必就系福,玩左音乐头嗦嗦”,这句歌词和韵律来自2003年广东电视台的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生仔未必就系福,要娶新抱要分屋”。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出自一首潮州童谣,身为客家人的揽佬也在歌里拽了几句潮汕话:“不管广府还是胶己人,后生仔挺脊椎”。歌词里的吃血蛤、拜观音也都是潮汕当地民俗。
在这些歌的评论区下面,大伙早就因为听歌的品味鄙视链打成一团,个别广东网友的评价被淹没在人山人海里:我是汕头的,其实我听着挺好。听完这首歌,中秋节想摇着点香拜神。
但恰恰问题也出在歌词上。
外国人爱听,因为他们只听曲子不听词,但是中国听众不仅能听懂,还会仔细审视你到底编了什么词儿出来。
《八方来财》第一句话就是“我们这群憋佬仔”,有一些热心的广东网友为大家解释,“憋佬仔”在客家话里是骂外地人的脏话。结果现在玩梗玩疯了,大家张嘴就是“憋佬仔”,自己被骂了还跟着乐。
尤其是歌的后半部分,变成了四字成语串烧,像是突然站起来给大家敬酒的广东厂仔,贡献了个人知识储备库里的所有吉祥话——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东北,西北西南,步步高升,八方来财,四海为家家兴旺。百事可乐,千事吉祥,万事如意,顺风顺水,天道酬勤,鹏程万里。
难怪有网友锐评:“我奶说梦话唱得都比他好听”。
那么这时候有人好奇了,揽佬为啥要写这些歌?
1998年出生的揽佬,出生于广东惠州,川粤混血,算是客家人,也算是半个憋佬仔。在混入说唱圈之前,他曾经在老干妈直播间做过主播,也是这个泛中专文凭集散地之中为数不多的大学本科生。
在四川上大学期间,揽佬入乡随俗玩上了当地土特产说唱。当然,前期的揽佬和大部分中文说唱从业者一样,热爱模仿美国贫民窟黑哥念经。但我们都知道,这种黄人模仿黑人的说唱毫无灵魂,因为毕竟中国哪找得到真正的康普顿?
这时候,机灵的揽佬开窍了:广东民俗+孟菲斯说唱,有没有搞头?
答案是:太有搞头了。
于是在2023年,他的专辑《顺风顺水顺财神》发布。
光是看一眼专辑名字,感觉自己已经闪现岭南,面前是一个穿着白色Polo衫的广东中年男人,坐在广东省省沙发红木家具上,端着一杯凤凰单丛,露出一嘴被烟油和槟郎盘包浆的牙,背后的书法大字牌匾,要么是“大展宏图”要么是“天道酬勤”。
除了我们已经倒背如流的《八方来财》,他的大部分歌曲都和广东文化有关。
挂玉牌,拜三拜,六合彩,等河牌。这些元素分别对应了广东地区的拜神习俗以及投机赌博心理。换句话说,就是“风浪越大鱼越贵”,广东人从来都不会坐等天上掉馅饼,“挣钱”两个字已经被他们刻进了骨头缝里,代代相传。
利滚利,兄弟仁义,赌桌哲学,香车豪宅,红木家具。揽佬的歌词是一种没落的广东美学的浓缩。既有经济发达地区腰缠万贯的自负,也有对广东传统生活方式的细仿与致敬,还有一丝隐约的对黑社会江湖文化的怀恋。
在那个年代,一句“胶己人”就能在五湖四海找到最稳的靠山,赚大钱、娶雅亩(娶个漂亮妻子)、起大厝(盖大房子)就是最朴素的发财梦想。
和东北人狠话不多的冷冽氛围不同,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的南方狠人文化,灵魂核心就是“做老板”。天高皇帝远,从古至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待金钱有一套独特的哲学,他们对“利”的向往超越一切,不管是卖鱼卖菜还是学人家做黑社会,只为了两个字:来财。
越是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迷信越是一项被重视的心理按摩工具。越来财,越拜神,就算盖起了水泥大厦,也总要留一个角落给神仙点香,保佑自己继续财源广进——这就是广东文化中关于“先进与落后”的迷人双面性。暴力和神明,就是广东人心里的双花红棍。
然而,黑色幽默的是,如此侠肝义胆、信奉因果报应的歌词,却是由一个吃饭都舍不得买单的人写出来的。
揽佬在说唱圈火了之后,前女友曾经发了一首歌diss他的生活作风:不仅嫖娼出轨,吃一份56块钱的鸡公煲还要AA。
就算我们调侃,也不得不承认仍然有许多人真心喜欢这首歌。
广东作为人口流入最活跃的地区,也有自己的一套话语体系。这个故事里只有两个词:打工或搞钱。因为普通人想要改变命运,只有埋头做事这一条路。
就像作为普通广东市民的揽佬,并不是只知道写发财歌——
我的生活除了赚,还剩什么囹
怎么活的越来越像,那些电影
怎么他们从来不用控制贪欲
怎么他们出生就在金字塔塔顶
《卡拉OK》
没有人比广东人和新广东人更盼望着发财了。这里是整个中国最爱钱的地方,哪怕你没有多优秀的能力,只要肯吃苦,都能找到挣钱的活路。
就像厂仔厂妹们在流水线上打了一天的螺丝,回到宿舍听着手机里的《八方来财》梦想着“金山银山前路有”,感觉这辈子都有了盼头。然而现实是,当你每玩一次“来财”梗,都在帮揽佬收集他未来的库里南碎片。到头来,来财的只有他一个人。
当我们长篇大论探讨这首本就没什么意义的歌的时候,有人只用了一句话点评:
其实就是大家穷疯了。
有话要说...